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推动学校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开展“文明风采”活动,教育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少年工匠心向党 青春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1〕8 号)、《关于转发<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少年工匠心向党 青春奋进新时代” 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的通知》(鲁教职处函〔2021〕13 号)文件精神和聊城市教体局的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经研究决定开展我校“少年工匠心向党 青春奋进新时代” 主题教育优秀成果展示和典型案例遴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与对象
全校在校学生。
二、系列教育活动
各系部要按照通知要求,充分认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围绕“少年工匠心向党 青春奋进新时代”这一主题,将“我们一起学党史”活动、“写给 2035 年的我”寄语、红色基因传承活动、“文明风采”活动四大系列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切合实际、生动有效的活动,实现活动育人、实践育人、以文化人。把主题活动与日常德育工作相结合,与文化课、专业课教学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班主任工作相结合,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实习实训相结合,通过“人人参与、班班比赛、学校选拔”的方式,引导全体学生广泛参与,让每一名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彰显学校特色、展示学生风采的过程中,让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实践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1.“我们一起学党史”活动。通过开展演讲比赛、“四史”知识竞答、讲党史故事、“四史”学习每日“打卡”、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活动,教育学生学好党史,同时学好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各系部党支部书记、系主任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为学生上好专题思想政治课。各系部要结合实际开展老党员讲入党故事、大国工匠进校园、“榜样引领 技能筑梦”优秀毕业生返校、专家学者讲党课等,以学生身边的鲜活典型促进“四史”学习教育。
2.“写给2035年的我”寄语。各系部要教育引导学生梳理总结“四史”学习感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重点培养把小我融入大我、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职业理想。组织学生以书信或微视频等形式,寄语2035年的自己,展望未来,寄托理想,努力奋斗。
3.红色基因传承活动。要用好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等红色教育场所和《建党伟业》《大国工匠》等影视资源,利用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传承活动,引导学生体验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要深入挖掘学校办学历史,找准学校发展与百年历程的联结点,发掘用好校史、校训、校歌中的红色教育元素,激励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4.“文明风采”活动。各系部结合学校实际和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少年工匠心向党 青春奋进新时代”的活动主题,重点选取师生认可度高、参与广泛、针对性强、职教特色突出的活动形式,组织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班主任论坛暨主题教育观摩活动,围绕学校“四史”教育,展示中等职业教育在坚持立德树人、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大国工匠、提升育人质量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创新开展“文明风采”活动。同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有益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活动内容,加强培育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落实劳动教育、体育和美育有关要求,加强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禁赌禁毒教育等,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校园抗艾防艾行动,深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教育,统筹开展育人活动。深入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学习签署践行活动。
三、遴选典型活动案例和优秀作品
各系部围绕“少年工匠心向党 青春奋进新时代”这一主题,梳理“我们一起学党史”活动、“写给 2035 年的我”寄语、红色基因传承活动、“文明风采”活动四大系列教育活动,遴选推荐开展主题活动的优秀案例、适合展演的优秀作品、适合展览的实物作品、开展主题活动的方案及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报教务处。
(一)活动总结
各系部根据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喜迎建党 100 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四史”教育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最新进展、以及其它活动的组织开展,填写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附件1),撰写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下一步建议等),并附本系部开展活动的方案或通知,有条件的可制作不超过 5 分钟的介绍视频(采用MP4 格式封装)。严格按照时间节点,5月18 日前提报阶段总结,11月1日前提报全年总结。
(二)典型活动案例的撰写和报送要求
1.典型案例撰写
典型案例应符合教育活动主题和中职学校育人要求,在理念、方法等方面有一定创新,育人成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借鉴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2.报送要求
(1)典型案例,包括文字说明(不超过2000字,含Word版和PDF版,图片以配图形式插入文档)、图片、视频等。
(2)视频、文档中的图片需单独上交并提供源文件压缩包。视频、图片需要注明所展示内容的标题,标题格式应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内容等要素。典型活动案例中的图片应为jpg、jpeg、png格式,文件大小50M以内,视频应为MP4、avi、rmvb格式。
(3)活动案例的作者不超过2人。
(4)每系部推荐的典型活动案例1个。
(5)填写典型案例汇总表(附件2)
(三)展示作品项目的推荐和报送要求
1.作品内容要求
展示作品要能够展示新时代中职学生精神面貌,特别是爱国热情和奋进风采。
2.展示作品项目
展示作品包括展演类展示作品、展览类展示作品和微视频类(书信)展示作品。
展演类展示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歌舞、器乐、曲艺、朗诵、小品等,报送时长不超过8分钟的视频。
展览类展示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书法、绘画、雕塑、手工艺品、非遗作品等,报送实物和实物的图片或介绍视频(不超过3分钟)。
微视频类展示作品应为学生自主拍摄,时长不超过5分钟。
3.报送要求
(1)每系部推荐的优秀作品每个项目不超过2项。
(2)每份作品均须命名。作品的电子名称以“作品名称+作者+指导教师”命名,未按照要求报送的将视为无效。
(3)为鼓励更多的师生参与活动,推荐的作品,每位学生不超过两件作品,每位指导教师最多一件作品。以上数量限制均包含参与作品和独立创作作品。
(4)展演类作品报送视频光盘,时长不超过8分钟,采用MP4格式封装,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600M。填写展示作品汇总表(附件3)。
(5)展览类作品报送实物和实物的图片或介绍视频(不超过3分钟),并填写作品说明表(附件4)和展示作品汇总表(附件3),附件3、附件4的电子版和纸质版都要报送,纸质版随作品实物一同报送。作品实物长、宽、高均不超过1米(字画作品尺寸不限,无需装裱),重量不超过2.5公斤。并为作品拍摄照片或不超过3分钟的展示介绍视频(采用MP4格式封装),包含全方位展示及具体说明。
(6)微视频类展示作品报送视频光盘。作品应为学生自主拍摄,时长不超过5分钟,采用MP4格式封装,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600M。填写展示作品汇总表(附件3)。
以上材料的电子版均按表一中的“作品分类”建立文件夹,各系部负责人按表一要求核对作品提交要求。
表一 作品分类报送要求汇总表
作品分类 |
报送数量 |
报送形式 |
备注 |
活动总结 |
1 |
文档纸质版和电子版 |
Word及pdf版同时提交 |
典型案例 |
1 |
文档纸质版和电子版 |
Word及pdf版同时提交 |
展演类展示作品 |
每分项限2 |
视频光盘和电子版 |
时长不超过8分钟 |
展览类展示作品 |
每分项限2 |
实物及其 图片、视频介绍 |
图片、视频介绍的时长 不超过3分钟 |
我们一起学党史 |
2 |
微视频光盘和电子版 |
微视频,学生自主拍摄,时长不超过5分钟。 书信要求图文并茂。 |
“写给 2035 年的我”寄语 |
2 |
书信电子版和纸质版 或微视频光盘和电子版 |
注:文档字数和视频大小详见具体要求。
四、材料提交
各系部请在5月18日(11月1日上报下半年材料和全年汇总材料)下午下班前将活动总结、典型案例、优秀作品的电子版,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附件1)、典型案例汇总表(附件2)、展示作品汇总表(附件3)、实物作品说明表(附件4)的电子版,发到教务处邮箱:lcgjjcjwc@126.com。光盘、展示实物、汇总表和活动总结及典型案例的纸质版送教务处。
五、奖励及表彰
各系部要高度重视,做好宣传,组织好“少年工匠心向党 青春奋进新时代” 主题教育活动优秀作品遴选工作。学校将根据各系部报送的作品进行宣传展示评比,选出校级优秀作品,颁发参与文明风采活动的写实性证书。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市级、省级、全国主题活动宣传展示。
六、材料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林春英:13156358935
附件:
1.附件1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2.附件2典型案例汇总表
3.附件3展示作品汇总表
4.附件4实物作品说明表
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
2021年5月10日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少年工匠心向党 青春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部门:
联系人 |
|
办公电话 |
|
手机号码 |
|
电子邮箱 |
|
系部参加活动人数 |
|
系部中职在校生数 |
|
系列活动 |
“我们一起学党史”活动 |
“写给2035年的我”寄语 |
红色基因 传承活动 |
“文明风采”活动 |
省级层面 活动数量 |
|
|
|
|
省级层面 活动学生数 |
|
|
|
|
地市级层面 活动数量 |
|
|
|
|
地市级层面 活动学生数 |
|
|
|
|
举办校级活动 数量 |
|
|
|
|
参加校级活动 学生数 |
|
|
|
|
注:展演类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歌舞、器乐、曲艺、朗诵、小品等。展览类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书法、绘画、雕塑、手工艺品、非遗作品等。“我们一起学党史”作品形式为微视频,“写给2035年的我”作品形式微视频、书信等均可。每份作品的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填写一位指导教师的联系方式。